【新冠肺炎】兒科患者多有失去嗅覺徵狀 資深兒童傳染科醫生:病徵會於患者康復後隨之而消失

社會

發布時間: 2020/09/07 07:00

最後更新: 2020/09/07 09:43

分享:

分享: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科顧問醫生關日華(左)指兒科患者多有失去嗅覺徵狀。(程志遠攝)

喪失嗅覺為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的其中一個病徵,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指該情況在兒科患者上較為普遍,但病徵會於患者康復後消失,又提到兒童長期病患者的康復進度亦與其他病人無異。而除了臨床治療外,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資深護師陳瑩斐指心理支援對於兒科患者來說同樣重要。

【新冠肺炎】16週大男嬰反覆發燒留院50多日終康復 資深兒童傳染科醫生:持續高燒為川崎症狀需密切留意

兒科患者多有失去嗅覺徵狀 心理比臨床支援重要

關日華提到在一次與患者家長通電話時,發現其中一位少年指在吃杯麵時吃不出味道;後來他更發現有幾個兒童患者選出現同樣情況,認為現象普遍,也得知患者的味覺及嗅覺會有改變,亦可能是唯一出現的病徵。他續指,上述病徵會於患者康復後隨之而消失。此外,針對自身有哮喘及心肺功能較差的兒科患者,關日華指新型肺炎沒有令其病情惡化,有關患者的康復進度亦與其他病人相若。

而除了臨床的病徵外,陳瑩斐表示心理支援對於兒科患者來說同樣重要,指有十歲以下兒童患者在入院後經常哭鬧,而基於部分兒童患者的家人亦確診並被安排至不同醫院或病格,未能在側陪伴兒童患者。就此,院方會安排幾位確診兒童使用同一個病房,令他們可以互相取樂,亦有兒童遊戲師向患者派發玩具,有關玩具在用後更不需要歸還,以安撫兒童患者的情緒。院方同時可為八歲以下的感染兒童提供家長陪同,但家長需於病房中全程穿着保護衣,待兒童患者康復後亦會被列為緊急接觸者,檢疫14日。

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資深護師陳瑩斐表示,心理支援對於兒科患者來說同樣重要。(程志遠攝)

【新冠肺炎】袁國勇研究團隊證實嗅覺障礙是重要病徵 有患者需逾20天才恢復嗅覺

陳瑩斐續提到,在不少青少年患者完成治療出院後,往往會在為他們收拾房間時找到感謝信,時而會藏在枕頭下,也有藏於病床底的。她憶述有一位患者更常常說她「好瘦」,指覺得醫護很辛苦,提醒她要多吃飯,這些舉動都令她倍感窩心。關日華又說,其中一封感謝信中寫道「多謝醫護守護香港」,令他印象深刻,認為這種肯定為整個兒科團隊帶來動力。

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出現地點,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bit.ly/2JdOaiS

訂閱TOPick Telegram,集合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記者:郭家穎